2021年6月,寒窗苦读二十余载,我终于告别了学生这一身份。两个月后,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一丝对未知的忐忑,我来到渝西,正式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。从校园的象牙塔到乡村的烟火气,从书本里的抽象理论到现实中的田间地头,这一系列的变化令我倍感新奇,但有时也颇感压力。幸运的是,在这变化的环境中,我发现了一些不变的事物,这使我能些许从容地面对未知。

从大学生到选调生,变化的是身份,不变的是初心。20年前,我还在一个小山村里,每天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,我特别坚信读书改变命运,有时即使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到晕厥,也要把书包抱在怀里。20年后,我又回到村里,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小女孩,顶着烈日背着一个大背篓去干农活,就像我小时候一样。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。选调生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。以前我们努力读书,废寝忘食,为的是过上更好的生活;现在我们扎根基层,兢兢业业,为的是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,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,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,不是少数人的富裕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,关键在于乡村振兴。如今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之一,要解决这一问题,脱贫攻坚只是第一步,还需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。作为基层选调生,处于乡村振兴的最前线,我们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做到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。

从大学生到选调生,变化的是工作环境,不变的是学习方法。一名大学生的任务,一是为往圣继绝学,学习、领悟、应用前人的研究成果;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。在这过程中,最核心的是学习方法。曾有人问我放弃学习了多年的软件工程专业,是否有些可惜?其实不然,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能很少会动手敲代码,但是学习软件工程的这七年来,我学会的也不仅仅是编程。正所谓“君子不器”,君子不应囿于器而当致于道,编程能力本质上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,可能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或技术,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,利用各种资源设计解决方案,甚至是设计一种全新的规则。在基层的工作环境中,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代码,而是充满着喜怒哀乐的人间烟火。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,我需要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来解新的问题,但是这个学习的过程与以往类似,向书本求知,向实践求真,向领导求帮,向同事求教。

从大学生到选调生,变化的是工作内容,不变的是目标追求。在大学期间,我的主要工作是用编程解决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方面的问题或开发新的软件或系统。对于一个软件系统而言,一个极大的难点在于无法预测用户会以怎样的方式来使用这个系统,因此我们需要事无巨细地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做好应对措施,同时兼顾系统性能和效率。这种工作内容使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,并对于完成任务目标有着较高的要求,把大事做好,把小事做精。而其实,在基层工作中需要更高的要求,选调生扎根基层,直接与群众打交道,每一行报表、每一项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。在刚到工作岗位时,经常需要协助村、社区核对疫苗接种情况,一个数字出错可能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,因此再细密的报表、数据都需要细针密线般检查。聚沙成塔,每一件大事都是被分解成很多小事来完成。面对沙粒,如果心中想不到塔,就会被埋没。选调生作为乡村振兴的针线脚,作为广袤农村土地上的星星之火,唯有心中有信仰,才能脚下有力量。


原文发表于共产党员网

点击量:45756

分类: 随笔

1 条评论

Shun Ying Huang · 2022年1月25日 下午4:35

路過,本來是看編程的文章
後來越看越多,決定給您打打氣!

來自台灣的朋友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